为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,以质量为导向,强化特色发展,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,8月31日下午,我校在办公楼第一会议室召开“办学定位与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”。党委办公室、院长办公室、发展规划处、国际交流与合作处、人事处、教务处、科研处等部门负责人,各二级学院院长参加了会议。

会议分为三个议程。首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常小静对我校《“十四五”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规划》进行了详细解读,回顾总结了学校国际化办学的前期成效、现存问题,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及要点。科研处处长杜根远就我校扎根中原大地,服务地方经济、开展国际联合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汇报,教务处处长高远浩就OBE教育理念的引进、双语教学、应用型课程开发等做了介绍,人事处处长王俊就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培养与引进进行讲解,随后与会人员就学校国际化办学问题展开讨论。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孟凡韶、化工与材料学院院长张艳鸽、商学院院长张新铭、数理学院副院长周宏宪等分别针对本单位工作实际,从教学、科研、师资队伍、学生培养中的国际化问题展开了交流发言,提出建议;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尤建设、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杜书廷、外国语学院院长刘彩霞等也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。
最后,发展规划处处长吴国玺进行总结。吴处长从学校实际出发,对办学定位作了清晰的阐释。他认为,“地方性、应用型、国际化”定位是学校20多年办学实践的积累和总结,他重点讲述了“国际化”发展的历程,自2006年开始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以来,我校具有“中外合作办学起源早、规模大、办学水平高、国际合作研究深等特点,这不仅体现了学校一直以来开放性、国际化办学的探索和水平;也展示了许昌学院的办学精神,符合学校“三大战略”的逻辑,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的逻辑,符合学校服务区域发展的逻辑,符合学校开放发展的逻辑。国际化办学是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必然选择,是必须坚守的办学理念,需要全校各职能部门和学院共同努力,将国际化具体贯彻落实到管理体制、人才培养、师资建设、教学科研等各方面,进一步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的水平和质量。
经过本次会议的认真讨论,我校确立的办学定位是适合许昌学院发展的实际,我们已经制定了“十四五”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规划,明确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战略和地方特色需求,确立了相应的目标、途径和支持政策,进一步坚定了“地方性、应用型、国际化”的办学定位,为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而努力。